遗梦到徽州分析?遗梦到徽州原文

遗梦到徽州分析?遗梦到徽州原文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遗梦到徽州分析,以及遗梦到徽州原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胡适关于徽州的诗句
  2. 徽骆驼的历史故事



1.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

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
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年代:宋作者:刘子翚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年代:宋作者:钱时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年代:宋作者:张栻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年代:明作者:邵宝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年代:明作者:汤显祖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
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2.关于“水墨徽州”的诗词都有哪些

1、《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译文:沿着黄河长江之类的富饶之地旅游才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景象,一生吃痴到绝处,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

2、《徽州》——宋代赵师秀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

译文:山围绕着清溪,清溪水环绕着城,白云和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只能目视,却不可附于丹青之上。
各个地方的楼台都隐藏着郊野的景色,朗朗书声伴着星星灯火徘徊在静谧之中。

3、《夜泊屯溪记》现代郁达夫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

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译文:新安江水澄澈碧透,悠然地向东流去,两岸的乡村人家就像散落飘浮在水上的小舟,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新安江,宛若仙境,可与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水乡扬州相比美。

4、《新安滩》——清代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三百六十滩。

一滩高十丈,新安在天上。

译文: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
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5、《小桃源》——唐代李白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译文:皖南黟县乡村山水,犹如世外桃源,风景优美,山水景物可达百里。
有好多有灵性的花草树木,人们都崇尚古风。
集市很早就散了,夜里的山就冷冷清清的了。

3.胡适在徽州文化上的贡献有哪些

胡适曾漂洋过海,在欧风美雨中喝了不少洋墨水。

他一生为民主科学呐喊奋斗,是世人公认的地球村“世界公民”。
胡适同时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地地道道的徽州人。

不仅有少年时期九年的徽州家乡传统教育,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超乎常人的理解。
即使他的白话文学改良的倡导,也和他从小受中国古典白话文学熏陶有关,朱熹“源头活水”的语录风格对他也有影响。

胡适一生,“我是徽州人”,“我们徽州”不离口,故乡徽州黄山白岳的钟灵毓秀,深入了胡适的脑海;故乡徽州厚实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融入了胡适的血液。
胡适对徽州、徽州文化的痴情和热忱,胡适对徽州、徽州文化的宣扬和呵护,让我们所有土生土长的徽州人动情、感奋,胡适的“徽州情结”,鼓励着我们去思考、去自省、去努力。

当徽州休宁隆阜大学者戴震戴东原被诬窃书,学界一些顶级权威“以理杀人”,群起围攻,“戴袭赵”几成定谳,东原含冤莫白之时,胡适拍案而起,挺身而出,努力为这位徽州老乡辩冤白谤,他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用了极笨的死功夫,为东原平反,不仅纠正了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冤案,更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推出了正确的治学方法。
胡适和梁启超等一道,为弘扬戴学付出了大的努力。

在徽州文化渐入中国学者视野之时,胡适也是早期“徽学”的研究和推动者之一。
胡适关于“小绩溪”、“大绩溪”的精彩论述,为人们探讨“小徽州”和“大徽州”的互动开启了思路;胡适关于绩溪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的倡导,近一步推动了徽州文献资料系统整理研究之热潮;胡适关于徽州民谣的抢救工作是最早的徽州“非遗”发掘保护实事之一;胡适最早对徽商的成因、徽商的特色、徽商的经营进行了分析探究,那些关于“无徽不成镇”,“一世夫妻三年半”,“徽州馃”、“徽州朝奉”等等徽商话题的精彩评述,已成为今日徽商研究的经典内容;胡适对徽商精神“徽骆驼”的概括,胡适“努力做徽骆驼”的呼喊,胡适对徽商开拓性时代意义的评论,都发前人所未发,振聋发聩。

当蒋介石“为剿匪需要”,强行肢解徽州文化整体生态空间,划婺入赣、倒行逆施之时,胡适和所有徽州平民百姓一样,对这种割裂历史文化、违逆民心民意的举措强烈反对,指斥这是一种“帝国主义行径”。
他奔走呼喊,多方努力,终于使婺源在1948年又重返徽州。

胡适不论走到哪里,对徽州老乡都非常热情和关心,即使到美国当大使,也不忘用“徽州一品锅”,“徽州馃”招待老朋友,一有机会,便津津有味地向世人介绍故乡徽州。
在他晚年寓居台湾时,仍念念不忘“我从山中来”,对徽州故乡的兰花草饱含深情,一首在海峡两岸人们耳熟能详的校园歌曲“兰花草”,是胡适对徽州故乡深深的思念和记挂。

胡适至死不忘徽州土话,徽州习俗,徽州人文掌故。
胡适浓浓的“徽州情结”,绝对不是一种狭隘的、肤浅的乡土观念、地方主义、部落情结。

而是和朱熹、戴震、黄宾虹、陶行知等徽州先贤们一样,是基于对徽州、徽州文化的深刻理解。
他们早已经发现:我们徽州,自秦始皇那时开始,就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又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单元。

由于徽州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特别的大移民社会历史变迁情况,程朱阙里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徽商经济的强力支撑,徽州、徽州文化在明清时期区域总体全面发展。
有着中华传统文化厚实积淀的徽州文化达到顶尖辉煌,成为中华文化在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

胡适这样一些徽州先贤先哲,深刻地认识到传承、倡扬、呵护徽州和徽州文化,意义重大。
“徽学关系国学”,这就是他们的共识。

徽州人胡适对徽州文化的倡扬和呵护,是他对国学传承弘扬努力的一部分。
徽州人胡适对徽州的故乡情、血缘情、文化情、感人至深,催人奋起。

而今,徽州已被三分肢解,“徽州”之名也在纠结中前途未卜。
城镇化加速了徽州故园的消失,保护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的构想前路漫漫。

在大力回归中华文化的当下,徽州人胡适留给我们徽州人的有很多很多。
“努力做徽骆驼”的叮嘱常响在我们耳畔。

先贤徽州人胡适仍在和我们一起为徽州、为徽州文化呐喊,胡适之魂常在。
摘抄:菲元博客:徽州人胡适——写在胡适诞辰120周年方利山。

4.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是形容徽州的一句话

徽州,即是现在的黄山市。

黄山市历史悠久,远在
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
在距今
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

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
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

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
现改名为黄山市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群山环抱之中,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
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

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
《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

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
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

徽州历史悠久,远在
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
在距今
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

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
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

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
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

此二说并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群山环抱之中,古代徽州历来有“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之说。
每当中原战乱之秋,这里就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它既是乱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宝库。

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
《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

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
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
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
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

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

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1949年设徽州专区,属皖南行署区。

徽州专署驻屯溪市,辖屯溪市及歙县(驻徽城镇)、旌德(驻旌阳镇)、绩溪、休宁(驻海阳镇)、祁门、黟县(驻碧阳镇)等6县。
1952年徽州专区属安徽省领导。

原池州专区所属太平、石埭2县及宣城专区所属宁国县划入徽州专区。
辖1市、9县。

1953年屯溪市改由省直辖。
1955年屯溪市划归徽州专署领导。

1956年撤销徽州专区。
屯溪市改由省直辖;将宁国、旌德、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石埭、太平9县划归芜湖专区。

1959年将屯溪市交由休宁县领导。
1961年复设徽州专区,专署驻屯溪市。

原属芜湖专区的歙县(驻徽城镇)、绩溪、旌德(驻旌阳镇)、宁国、休宁(驻海阳镇)、祁门、黟县(驻碧阳镇)、太平(驻甘棠镇)等8县划入徽州专区。
1961年1月撤销屯溪市,改设为屯溪镇,划归休宁县领导;同年8月恢复屯溪市。

辖1市、8县。
1962年屯溪市改由省直辖。

1963年。

5.徽韵中赞扬徽州的诗词

《游黄山白岳不果》是明代汤显祖的一首诗作。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释:

①乏绝:潦倒,困穷。

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
明代中期,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诗序说明了汤显祖当时的生涯状态:乏绝者,潦倒也,困穷也。
那么在穷困潦倒时他的朋友为啥要建议他去徽州。
那可绝不是现在的休闲体验游哦,肚子没着落,休啥闲哦。
无非希望到徽州寻求复出的机会,而这机会应该还是寄托在许国身上。

万历十九年(1591),许国就已退休回徽州歙县故里。
只要看如今还矗立在歙县古城内的许国八脚牌坊,就知道许国当年在朝廷的身价地位。
虽然退了休,但许国既曾是皇帝的老师又是重臣,只要他愿意推荐,汤显祖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所以汤显祖的友人吴序当是劝汤显祖到徽州去晋见许国,以消除隔阂,重修师生之谊,只要许国肯对皇帝说句话,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
诗句“黄白”,明指黄山、白岳(齐云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什么原因使其黄白之游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得到黄山白岳之间的徽州去。
这也许还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因为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又有啥关系呢?汤显祖那时被建议到徽州去,不是去求人,就是去求仙求道,人者许国也,仙道者齐云山也,而最现实的渠道自然是求人,所以截然和风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
因此,这首诗如被理解为作者对徽州风光的赞美,就大错特错。

它应该表达作者不肯低头求人的一种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如果把“一生痴绝处”改为“一生痛绝处”,意思可能就更明朗了。
这可不是我改的,见于北京大学校友网署名文章《数学泰斗江泽涵》,其原文是“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

这“痛”似乎是因为没有做梦到过徽州而来的,殊不知汤显祖后半生之痛来自徽州啊。
如果他真想去徽州的话,他应该会模仿南朝民歌《西洲曲》的结尾两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不是徽州不美,是显祖先生生不逢时也。

不过,原来徽州治下婺源终于划在汤先生老家江西的名下了,也许算是对误解的补偿。

扩展资料:

《游黄山白岳不果》,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齐云山。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又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
汤显祖在诗作中,“黄山白岳”便简作“黄白”。
全诗四句,其实是写“因果”。
即前两句写原因,后两句写结果。

全诗的主旨在前,而不是后人看重的后两句。
从诗人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表达向往去徽州,而是发出一生的感慨。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多次相邀劝告,希望他到徽州求得发达的机会,然而却都未成行。

诗句中的“黄白”,明指黄山、白岳山,暗喻黄金、白银,即官位俸禄。
无论是何因使其不果,都不能推断出汤显祖对徽州的赞美之意。
事实上,诗一开头就把徽州描述成一个充满铜臭的地方:要沾财气,多半要到黄山、白岳山间的徽州去。

这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徽商名满天下,富可敌国,徽州自然也当是个众人羡慕的流金之地。
但这一切与风光之美无关,与潦倒的剧作家也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肯低头求人的心态:都说富贵在徽州,可惜我一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去徽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黄山白岳不果

“徽骆驼”与“绩溪牛”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绕,层峦叠嶂,河流交叉,风景优美。
长期以来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和民情。
但是,这里可耕土地非常少,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即使是耕地,也是土质非常差,“骍刚而不化”,不适于耕种。
而且遇到雨水丰富的季节,山洪暴发,耕地就被淹没,庄稼被洪水横扫一空;而到雨水稀少的季节,耕地就会缺水干涸而龟裂,只要有十天不下雨,山民就要仰天而呼,求神祈祷下雨。
耕地如此之少,但是到明清时期,这里的人口却迅速增加,大大地超过了有限耕地的承载力,造成了严重的地少人多的矛盾。

正是在这种地少人多、农耕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造就了一群群“徽骆驼”和“绩溪牛”。
这里的“徽骆驼”和“绩溪牛”指的是走出家乡四处经商的徽州商人。
以骆驼和牛来形容,一方面说明的是徽商创业的艰辛,另一方面指的是徽商具有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徽商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骆驼和牛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哺乳动物。
在风尘弥漫、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畜力;在田园阡陌、春耕秋耨的农耕地带,牛是人们得力的助手。
日久天长,在人们眼中,骆驼和牛便象征着吃苦耐劳和勤恳努力,体现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友爱、和谐等等优秀品质。

明清以来,不少人在观察、了解、研究徽商后,都把徽商比作“徽骆驼”,这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整体品质。

不过,在徽州六县当中,绩溪徽商的兴起要比其他县商人晚一些,所以,当徽州其他县的商人日趋没落之际,绩溪徽商却方兴未艾。
这种后继之秀、乱世中争雄的徽商余辉同样令人们关注,折射在绩溪徽商身上的“绩溪牛”精神,也已成为中外学者争相发掘、探索和研究的对象。
如今更多的时候,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绩溪商人,而是把它同样地形容于所有的徽商后起之秀身上。

无论是“徽骆驼”还是“绩溪牛”,它们都是对徽商精神的形象概括。
在如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环境的优越远非明清时代所能比拟,然而,作为一种创业精神——徽商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和借鉴。
概括起来,徽商精神有下述要点:

其一,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
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因为他们深知,没有国家的安定与统一,就不会有个人事业的兴旺发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历史上商人的爱国主义传统。

其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
商海浪涛汹涌,凶险异常,一不小心就会搁浅甚至是沉没。
然而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后,并非一蹶不振,从此便销声匿迹,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
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态度决定了一切。

其三,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徽商必须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求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选择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灵活机变。
他们所从事的五大行业:食盐、粮食、木材、茶叶、典当无不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而随机经营的。
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随时观察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审时度势,因此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他们时时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能够出奇制胜。

其四,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徽商的和协精神不仅表现在家族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
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
遍布各地的徽州会馆、同业公所的建立,就突出体现了这种精神,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并在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五,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
大多徽商是从小本起家,不畏艰难,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经过了一番奋斗拼搏,最后才建立了自己的基业,成为富商大贾的。
“致富思源”,他们大多数人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财富。
因此,他们虽然致富,但日常生活仍旧保持在家时的艰苦朴素的作风。
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教育子孙。

其六,以义制利的奉献精神。
这突出表现在大量徽商发财致富后,以种种“义行”、“义举”来奉献社会。
徽商由于“贾而好儒”,因而绝大多数人在经商活动中比较重视人文精神、讲求理性追求。
虽然致富,但他们依然自奉俭约,克勤克俭。
不过一旦当他们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

其七,贾而好儒的文化精神。
“贾而好儒”是徽商的显著特点。
徽商很爱读书,他们有的白天经商,晚上读书。
在路途中也是时时忘不了读书。
爱读书给徽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提高了徽商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
这样,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成为他们与官僚士大夫交往的“黏合剂”。
同时也给徽商的商业经营同样带来了许多便利;二是由于读书,使得徽商善于从历史上汲取丰富的商业经验、智慧,促进自身商业的发展;三是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即他们能够以所谓的“儒道经商”,从而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

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从而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
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
“徽骆驼”和“绩溪牛”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其八,以众帮众的团队精神,徽商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成的商帮团体。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有着共同血缘或者地缘关系的徽商,有着很强的亲缘和地缘认同意识。
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外地,不期然碰见了同族人或者家乡人,徽商往往会兴奋得忘乎所以。
这种固有的“乡谊观念”和“宗族意识”,形成了徽商以众帮众、相互提携的传统。

有一吴姓徽商家族,族里长辈就曾制定这样的族规:凡是族中有些子弟不能读书,并且家里又无田可耕的,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外做生意,那么族里诸位有经营经验的长辈在外要么提携他,要么在其他亲友处推荐他,好让他能有个稳定的职业,可供其糊口,千万不能让他在外游手好闲,以致衍生祸患。

有位徽州商人名叫方用彬,他在经商过程中,结交了包括政府官僚、文人士大夫、缙绅商贾等等各界朋友。
那么方用彬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儒商是怎样认识这么多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呢?他是怎样建立这样一个广泛的交际网络的呢?要知道在当时交通、通讯都远远不如今天发达。
答案就是除了方用彬本人喜好交游而且文学书画无所不通外,他的同宗同乡关系给了他许多接触不同人物的机会。

在徽商的乡族观念中包含着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和带有强制性的宗族族规,这些使徽商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烈的患难与共意识。
这种意识客观上成为徽商之间信息传递的动力泉源。
一首绩溪民谣这样唱道:

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
跑来拐去到上海,托亲求友寻码头。
同乡肯顾爱,答应给收留。

就拿歙县和休宁两县来说,明清时期,两县由于不少人在外经商,这些在外经商的人往往携带亲戚朋友出外共同经营。
因此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一家创业成功,那么这家人不会独享,往往大家共同分享,规模大的甚至能携带千家百家,生意小的也能携带几家几十家共同致富。

有位徽商叫许孟洁,这个人亲族观念极强,他在外生意做得非常红火,于是亲戚朋友纷纷去投靠他。
凡来投靠者,他都加以提携,于是他的亲戚朋友也就个个致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徽商宗族之间是何等的休戚与共!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相互提携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在商场竞争中造成了一个集体优势。
近代徽州人胡适早就认识到徽商宗族团体的优势,他听说家乡绩溪准备编纂县志时,就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县志不能够只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不成个局面。
”胡适所说的“大绩溪”实际上就是靠宗族纽带联系的散落于各地经商的绩溪人团体。
宗族意识隐含的强制性在这里起着关键性作用。
比如说,一旦出现一些不顾家乡的族人,族中一些长老就会百般对他们进行劝诫,说:“我们徽州家乡一直保留着千百年的祖墓,千百年的祠堂,千百户的乡村。
这些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啊。
假如你们背离了家乡,即使子孙可以长保富贵,但是他们在外地已成为孤家单亲,假设出现家业败落的情况,就会无依无靠。
这种轻易背离家乡的事情,你可要谨慎地好好想想!
”这些舆论说教再加上道德和宗族法规的制约,使宗族和乡缘之链坚实而牢靠,也就使徽商的团队精神愈加发扬,团队力量也就愈加壮大。
正是由于徽商具有强大的团队精神,他们在挫败竞争对手后,凭自身实力往往进一步变一般经营为垄断经营,谋取高额利润。
如两淮的盐业、北京的茶业、松江的布业等,差不多都是由徽商垄断的。

此外,明清商人毕竟处在封建时代,由于封建意识的狭隘性,商业经营者之间往往对经验和技术相互加以保密。
但是,在具有“以众帮众”团队精神的徽商内部,这种情况却很少存在。
虽然商人深知商业经验的价值,一般不会轻易传人,但是徽商是通过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商帮集团,经验的传授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加上徽商的行业宗族化和行业地缘化的特点,商业的成败、兴衰直接与本族、本地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前人也就乐于向后人传授经验。
这种以乡族亲缘为纽带的关系网络,使徽商具有同时期其他商帮所没有的信息交流优势。

不做“茴香萝卜干”

敬业精神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具有的一种执著的信念和深深投入的意识。

明清徽州地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口很多,几乎超过全地区人口的一大半。
明清笔记体小说《豆棚闲话》说:徽州风俗惯例,一般人一到16岁左右就要出门学做生意。
徽州还有一则民谚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一般人家生活贫困,小孩长到十五六岁,就要随乡族长辈出外学做生意,寻觅谋生之路。
一开始他们多半是在自己的长辈或亲戚的店铺里当学徒。
学徒一般历时三年,三年的学徒生活是相当辛苦的。
吃苦倒是小事,关键要能圆满结束学业,否则就要被人嘲笑。
在外学徒以及日后独自做生意,最忌讳被人称作“茴香萝卜干”。
因为“茴香”谐音为“回乡”,“萝卜”谐音为“落泊”,意为在外学无所成或者经营不善落泊回乡。
所以徽商无论拜师学徒还是日后独自闯荡商海,他们都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旦生意不成功,他们宁愿客死他乡,也不愿轻易回家。

徽商对商业的执著和专注,在中国商业史上可以说是相当罕见的。
许多人离家别妻,一年到头奔波于外。
明万历《休宁县志》说:休宁县百姓往往身揣资本,出外四处经商谋生。
他们做生意一般讲究公平,往往以物美价廉取胜。
他们在商海经营往往一直到老才罢休。
经商期间,按照徽州的风俗,经营者一般每年回家探亲一次,然而那些离家远的三四年才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一次。
探视之后又要出门继续经营生意。
虽然如此年复一年地在外操劳,黑发出门白发回,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
甚至有的徽商外出,数十年而不归。

“健妇持家身作客,黑头直到白头回。
儿孙长大不相识,反问老翁何处来。
”这首新安竹枝词就是徽人经商的真实写照。
出门时孩儿还在襁褓中,回来时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脑中的父亲往往只是个概念而已,如今父亲回来了,他们自然不认识。
民国《歙县志》说:“我县习俗重经商。
经商必然远离家门。
每每离开家门,往往几年才回来一次,有时甚至长年在外不回家的。
刚刚结婚,丈夫就离家经商的情况,在这里比比皆是,都习以为常了。

清代婺源县有一位商人姓詹,他在儿子出生几个月后就离家出外经商,结果一别就是17年。
儿子长大后决心追寻当年父亲的踪迹,把父亲给找回来。
于是儿子深入四川、云南等山区,又遍寻湖北、四川成都等地,最终把父亲给找到,父子相携而归。
还有一位歙县商人程世铎,六岁便随父亲出外经商,直到27岁才辗转回家。
所以有人说,新安商人“出至10年、20年、30年不归,归则孙娶媳妇而子或不识其父”。
徽州商人一生无怨无悔投身于商业经营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
徽商的敬业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徽商个人的一生无悔投入商业的行为方面,更体现在商人家族对商业世代不懈、前赴后继的执著和追求。

徽州居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往往一村甚至一乡都是一个家族,所谓“千丁之族,未尝散处”。
他们宗族观念浓厚,宗法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
同样,在经商中,宗法在族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往往出现“举族经商”的情况,族人之间在经商中相互提携、相互关照。
举族经商的结果,是在徽州形成了一些著名的商人家族,譬如歙县的汪氏家族、江氏家族、鲍氏家族,休宁的吴氏家族,婺源的朱氏家族等等。
这种举族上下成百上千人对商业的投入和专心,在明清时期的其他商帮中是不多见的。
其中许多家庭都是几代人前仆后继,勤恳敬业,潜心经商。
譬如祁门倪国树,颇具经商才能,曾贩木饶河,后不幸溺死在一处渡口。
其子起蛰当时还在襁褓中,长大后立志继续父志,努力学习经商,经商中不图厚利,往往以义为利,声名远播,最后成为一名富商。
在徽州《许氏家谱》中,还记载了一段更为感人的“家庭创业史”:许氏家族中有一人名叫许道善,年轻时曾在清源经商,因为他善于经营,赢利累至千金,在当地商人中名列前茅。
后来中途回家,商业随之中断,家中逐渐困顿。
道善看着儿子们渐渐长大,于是决心复出经商。
他命儿子永京主持家事,自己只身前往临清经商。
不久,因遇骚乱,道善所带资金耗竭,又染病不愈,竟客死异乡。
其子永京为了振兴家业,毅然继承父志,告别母亲与妻儿,循着父亲的足迹出外经营。
没想到他这一去就是几十年,最后也是死于异乡。
永京的儿子长大成人后,母亲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命他继续出门经商,完成爷爷和父亲未竟的事业。
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家终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家业重新振兴起来。
这样的事例在徽商中还有很多。

关于遗梦到徽州分析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889993456.com/WeQhFYrq1BOr.html

相关推荐